視覺設計/洪大鈞
exhibitions:
041
5.7 sat ─ 5.29 sun
最初與最終
Sketch 2.0 聯展
參展藝術家
蔡海如|林汝庭|卓沛君|洪志霖
范姜澤剛|嚴友亨|張詠濬
還記的那個拍過「象人」、「藍絲絨」、「沙丘魔堡」的美國導演大衛林區(David Lynch)嗎?因為電影作品風格非常詭異而獨特,甚至被影評家創了一個「林區家」(Lynchian)的專有名詞。然而從小開始他似乎就無法停止在餐巾紙上、在火柴盒上,或是隨手可得的廢紙片上塗鴉。那是創作的開始,儘管之後他讓自己的塗鴉動了起來,拍了四十幾年的電影,如今七十幾歲的大衛林區卻以畫家的身份在各地展出,而大多數作品都是從sketch展開,於他而言,那是創造一切的開始,也是終極之地。
波依斯(Joseph Beuys)在杜賽道夫表演《如何向一隻死兔子解釋繪畫》的行為時,他也在紙上用水性顏料輕淡的畫著「鹿」,他從沒忘記或放棄drawing;儘管進行著社會雕塑《給卡塞爾的7000棵橡樹》,他也不忘研究達文西(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)的手抄本,甚至還以鉛筆速寫集結成冊,印刷了一千本。以Sketch實踐操作開始,他的終點也許並非只有繪畫,也許走著走著成為了觀念,成為了雕塑,或成就了自己一生的精神創作內核。
在藝術市場炙手可熱的巴斯奇亞(Jean-Michel Basquiat),也是用一張破爛的紙張畫著sketch,這張塗鴉是他從紐約東村街頭進入藝術圈的敲門磚,仔細整理其短暫一生的塗鴉繪畫,都是從那一張破爛的紙開始,也從一張破爛的紙結束。
Sketch2.0,延續兩年前在「二空間」策畫的第一檔(Sketch:代號一千張計畫),每一次都希望推進一點點理念,不急不慌的實踐著「一萬小時定律」,藝術家操作著塗鴉草稿或筆記,產生化學變化的是每位創作者腦袋裡的東西,慢慢地會走到如Christo的「包紮景觀」、甚至成為大腦精神氣體流動的證據,或是進入數位影像的作品操作,誰也不知道結果,但是皆有可能。而這個展覽,不需要敲鑼打鼓的絢麗舞台,一個安靜的空間,緩緩流淌的時間,默默閱讀的觀眾,正是最佳狀態。
試著想像身邊只有一張紙、一枝筆,於是拿起這一枝筆,順手在紙上輕輕畫下一個痕跡,那是所有藝術家的最初與最終。就像每一個尋常的日子,每天都刻畫著生活痕跡,或許我們想著這只是未來美好的一個開始,若干年後回首一看,才知此時正是顛峰。